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后现代外衣下的传统内核

时间:2025-10-18作者:admin浏览:

摘要:欧陆注册 一直以来,周星驰的电影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代表。诚然,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混乱的时空结构、强烈颠覆与肆意狂欢等特征使得周星驰电影具备了明显的后现代文化

  欧陆注册

后现代外衣下的传统内核

  一直以来,周星驰的电影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代表。诚然,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混乱的时空结构、强烈颠覆与肆意狂欢等特征使得周星驰电影具备了明显的后现代文化特征。但是,在荒诞不经之外,周氏电影在价值观念上还隐含着一种对古老传统的回归。事实上,周星驰电影所蕴含情感和价值体系相当驳杂,多种价值观并存、混杂、交错,既有后现代主义的色彩,又夹杂着传统的道德人情价值标准,其隐含的情感内核似乎潜藏着一种颇为独特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意义。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周星驰电影普遍性的结局。好莱坞电影的大团圆结局是大众文化解除民众潜在恐惧心理的功能使然,体现了中产阶级的世界观。周星驰电影中的大团圆结局则是传统价值观与民间情感的体现,它使弱者相信公平正义终能实现,具有明显的民间理想主义的色彩。周星驰电影常见的情节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主人公作为弱小的小人物,因为极其偶然的原因得到某种力量并战胜恶人;如《无敌幸运星》、《破坏之王》、《九品芝麻官》、《功夫》等。另外一种是主人公本来就有过人之处但却玩世不恭,最后终于出于正义感而帮助弱者战胜恶人。如《整蛊专家》、《审死官》、《大内密探零零发》、《算死草》、《千王之王2000》等。这种善恶有报的情节模式使得周星驰电影带上了一层较为明显的劝惩色彩。只不过其作品中过多的荒诞、粗俗乃至于低俗的笑料不自觉地淡化了作品的主题,从而使得这种劝惩呈现叛逆和颠覆的后现代面孔。在他的影片中,主人公无论如何地玩世不恭但本性总是善良,总是在“无厘头”的轻松嬉笑之中惩恶扬善。因此,周星驰电影并非以颠覆性、否定性、破坏性的观念去推翻传统的善恶、真假、美丑观念。相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价值观念表现出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

  事实上,周星驰的电影在满足观众心理宣泄的同时,又把中国人最传统的家庭人伦情感熔铸于电影影像中。周星驰之所以受到大众的欢迎,除了其“无厘头”的搞笑之外,在亲情、爱情关系中所蕴含的传统伦理内核才是周星驰电影为市民大众所接受和认可的深层原因。

  对家庭伦理亲情的渲染,是周星驰电影里的闪亮之处。在《家有喜事》中,周星驰着力营造了一个父慈子孝、夫妻相敬、兄弟友爱的家庭氛围。《整蛊专家》、《武状元苏乞儿》、《百变星君》在玩笑之间流露的父子之情常令观众有潸然泪下的感动。与“无厘头”风格珠联璧合的是,他的电影中的父子、兄弟之间没有长幼尊卑、家长尊严、服从和被服从的传统观念,拥有的只是轻松平等、嬉笑调侃、互相作弄的同伙关系,但又在潜意识表现中渗透着动人的亲情、决定着危机时刻人物的情感表现。疏离夸张、玩世不恭的“无厘头”外衣之下,内含的深层底蕴是真切感人的人伦情感。值得一提的是,《大话西游》中的唐僧悟空尽管是师徒关系,但是唐僧舍生取义的自我牺牲(生命的给与)以及孙悟空的幡然悔悟重回取经路(生命价值的顿悟),这种情感关系蕴涵的类似于传统伦理的父子亲情。

  爱情是周星驰电影中极为常见的主题。周氏“无厘头”风格决定了其作品中爱情的随意、荒唐以及人物行为举止的粗俗。但是,影片中人物往往表现出属于传统爱情观的虔诚与保守。如《百变金刚》中李家少爷、《武状元苏乞儿》中的苏乞儿,以及《喜剧之王》中尹天仇等均表现出对于情感的专一和不懈追求。

  此外,周星驰电影中的爱情似乎总是要男性达到某种成功之后才赢得女性芳心,颇有些“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的味道。如《武状元苏乞儿》中,苏灿为了如霜去考武状元,结果被害得沦为乞丐且武功尽失。直到他奇迹般地恢复武功打死恶人,救出如霜之后才有情人终成眷属。《破坏之王》也有类似的情节模式。理想主义的爱情,却依赖于男性的成功,浓浓的人情味带着“皆大欢喜”的审美满足,这是周星驰电影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又一继承。

  毫无疑问,周星驰电影是香港社会后现代文化氛围的产物。后现代的疏离拼凑、解构嘲讽等叙事手法在其作品中随处可见。事实上,荒诞不经的故事表层潜藏着传统的价值观和人伦情感,体现了后现代文化背景下不容忽视的传统文化底蕴。周星驰的电影的观众群极广,然而相当一部分观众却漠视其作品的文化意义而视之为一种无聊的消遣和调侃。这在某种程度上实在是周星驰的悲哀。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

销售热线:

联 系 人:

娱乐网址:

集团邮箱:

友情链接 :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